奇安信作为中国网络安全领域的领军企业,其全球黑客攻击实时动态监测与防御体系整合了多维度技术能力和实战经验,形成了从威胁感知到主动防御的全链条解决方案。以下从追踪能力、防御体系、典型案例及行业价值等角度进行全景解析:
一、实时动态监测地图的核心能力
1. 全球DDoS攻击追踪系统
奇安信推出了全球DDoS攻击实时追踪系统,通过实时采集和分析全球网络流量数据,结合威胁情报和攻击链分析,精准定位攻击源、目标及攻击规模。该系统利用大数据平台存储流量日志,支持攻击行为的回溯与可视化展示,例如攻击路径、受感染面及攻击类型(如APT攻击、勒索软件、僵尸网络等)的实时映射。
2. 多源数据融合与威胁情报
基于天眼威胁监测系统,奇安信整合网络流量、终端EDR日志、云端威胁情报等多源数据,运用规则引擎、机器学习、文件虚拟执行等技术,识别已知和未知攻击。例如,通过监测Mirai变种僵尸网络(如RapperBot)的活动,成功关联春节期间攻击DeepSeek和X平台的事件,实现跨平台攻击行为的溯源。
3. 攻击链可视化与威胁
系统提供攻击链的可视化图谱,支持全包取证分析和线索拓线能力。例如,在乌克兰网络战案例中,奇安信通过暴露的摄像头、路由器和TR-069服务漏洞,还原攻击路径并预警潜在的大规模断网风险。
二、纵深防御体系的技术架构
1. 产品联动与自动化响应
奇安信构建了“边界NDR-终端EDR-威胁情报”联动的防御体系。例如,在检测到攻击后,天眼系统可联动终端EDR定位受感染主机,并触发自动化编排处置流程,快速阻断恶意流量。
2. APT攻击防御专项能力
针对高级持续性威胁(APT),奇安信累计追踪47个境外黑客组织,覆盖2007年至今的攻击活动。其威胁情报中心通过分析在野0day漏洞(如SolarWinds供应链攻击)和攻击手法,提供定制化防护策略,满足等保2.0对APT防御的合规要求。
3. 大模型安全防护创新
面对AI驱动的攻击(如深度伪造、DDoS饱和攻击),奇安信提出“大模型安全红域”概念,覆盖终端、数据、模型和应用层的防护,防范训练数据投毒、模型篡改等风险,并通过动态监测阻断AI生成的虚假信息传播。
三、典型攻击事件与防御实践
1. X平台与DeepSeek僵尸网络攻击
2. 乌克兰网络战中的暴露风险
3. Bigpanzi僵尸网络的全球打击
四、行业应用与合规价值
五、挑战与未来方向
1. 技术挑战:AI攻击的隐蔽性增强(如深度伪造)、僵尸网络规模化(如RapperBot日均千次指令)对实时响应提出更高要求。
2. 战略方向:奇安信计划深化“AI+安全”融合,推广威胁情报共享生态,并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协同防御,应对国家级网络战威胁。
通过以上多维能力,奇安信不仅实现了攻击行为的“全景追踪”,更构建了覆盖预测、防护、响应、溯源的主动防御生态,为全球网络安全提供了中国方案。